但據(jù)報道,宜家本財年截止目前在中國的銷售額增長了20%以上。同時,宜家開始加速在中國的擴張,計劃從現(xiàn)在開始到2016年,每年在中國新增三家門店。
良好的市場形象,眾多宜粉的追捧,加之門店的擴張,勢必使其在中國的發(fā)展隨之加速。那么,宜家為什么一改在中國“蝸牛式”的擴張方式呢?在建立強大的市場基礎之前,宜家在中國又做了哪些本地化努力呢?下面我們就具體來看一下:
首先,堅持不懈降低成本,保持低價戰(zhàn)略。
宜家在歐美等發(fā)達國家主要針對的是廣大中低收入家庭,但是進入中國以來,由于中國人普遍消費水平低,宜家反而成了奢侈品,只是中產(chǎn)階級才消費得起。
為了適應中國市場,宜家不斷尋求降低成本的方法。包括擴大在中國本土的采購量。目前,宜家中國產(chǎn)品的原料本土采購比例已達65%,并建立了比較成熟的供應鏈體系。在中國內(nèi)地擁有350多家供貨商。此外,中國物流成本的急劇上升使得宜家開始加大對物流體系建設。早在05年,宜家就在上海成立了松江物流分撥中心,位于北京的第二個分撥中心正在建設。
其二、調(diào)整經(jīng)營戰(zhàn)略,全球化標準讓位于本地化標準。
在歐美國家,私家車非常普遍。來宜家購物的消費者并不需要提供送貨服務。因此,在全球化標準中,宜家的慣例是概不送貨。而對于中國消費者而言,能否提供送貨服務,往往在顧客決定是否購買上起了很大作用。因此,宜家在中國本土賣場開始與中外運、宅急送等第三方快運服務商合作,為中國顧客提供有償送貨服務。同時考慮運輸不便情況,將14天的退貨時限延長為60天,進一步滿足中國本土消費者需求。
另外,宜家產(chǎn)品都采用平板包裝,以方便顧客自行運送,顧客需自行組裝。而中國缺乏DIY的文化氛圍,買來的產(chǎn)品還需費勁組裝著實讓中國消費者感到頭疼。于是宜家針對中國市場,開始提供上門組裝服務。
同時,宜家在中國創(chuàng)造了家居樣板間的先例,將整套家居按照實際的居住形式進行布置,通過感官和實際體驗來刺激了消費者前來消費。
其三,實地調(diào)研,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。
宜家成立了專門的調(diào)研團隊,收集中國人夢想中家的樣子。將一個城市的家庭按照收入水平、年齡、婚姻狀況、是否有孩子等分為若干個組,從每一組中隨機抽取一些樣本進行家訪和研究。將同一需求的夢想劃分為一組,根據(jù)這些需求設計出解決方案。
針對中國城市住房緊張的問題,宜家提出了“小空間,大夢想”的構思,以設計出最適合中國家庭的產(chǎn)品和設計方案。2012年宜家《家居指南》中70%以上的產(chǎn)品涉及小空間利用的靈感。如可變形的沙發(fā),多層分隔的櫥柜,衣柜門改滑動式減少空間占用等。
除了在本地化上做得種種努力外,宜家也在不斷開拓新的藍海。
2010年,宜家集團和英特宜家購物中心集團共同努力,成功拿下了北京大興的一塊商業(yè)用地,計劃建設成為集商業(yè)、超市、電器賣場、電影院等為一體的綜合購物中心。在這里,除了宜家品牌的家居外,還可以看到其他百貨品牌和種類。和單純的宜家賣場相比,位處購物中心內(nèi)的宜家賣場和購物中心將形成協(xié)同作用,極大地吸引客流。和百安居(B&Q)等外資家居品牌相比,宜家主要是銷售家居產(chǎn)品和家居整體解決方案,而百安居則側重于家裝建材。雖然百安居目前也開始在軟裝上向宜家靠攏,但是還遠不是宜家的對手。在一線城市之外,宜家尚無區(qū)域性競爭對手。隨著宜家向更多二三線城市開進,如何面對各個城市不同家居文化,以及消費者不同的消費理念是擺在宜家面前的新問題。但有一點毋庸置疑,那就是針對不同用戶進行分析,繼續(xù)在本地化上做文章。 來源:慧聰網(wǎng)